细水长流 水滴石穿
让音乐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深远持久
――听文澜小学音乐课《拍皮球》有感
2016年4月20日春雨��鳎�青年教师们在姚老师的带领下齐聚文澜小学一同参与王玛莉莎老师的一年级音乐课堂《拍皮球》。
纵观王老师的课堂,作为一个新老师许多地方可圈可点,值得学习:
1.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环节,学生听《星光恰恰恰》音乐,踩着拍子与老师一起律动。王老师边带领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行走,同时不断引导提示个别学生,并纠正动作,协调学生的肢体。
2.课堂环节清晰,落到实处。内容一遍遍叠加,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虽然新教师的课堂处于模仿阶段,但是王老师完成了成长的第一步。《拍皮球》这节课先是根据节奏念歌词,在童谣的环境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再是抓住乐句末尾3 5 6三个音做科尔文手势,一方面加强学生音高概念,一方面区分乐句。
3.注重培养学生“恒拍”概念。王老师的音乐课每一项活动始终不离 “恒拍”,在恒拍的基础上进行。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建立孩子们稳定的”恒拍感”。不慌不忙,在恒拍的基础上做律动,分声部练习,丰富多彩。虽是一年级的孩子,但从孩子们对音准、节奏的反应,在合作方面的能力,可以看出王老师的常态课做得细致到位,她关注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反思自己的课堂往往因为赶进度或者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某一个环节而粗枝大叶。
4.课堂一气呵成,层层递进。王老师用念童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用屈膝、编配打击乐等方式为学生建立恒拍感做基础练习;用柯尔文手势找准音高;用三线谱旋律填空的方式演唱歌曲旋律;用擦法加强学生记忆能力。期间学生一边聆听教师演唱,一遍用手指指向书本曲谱进行识谱练习,使视觉与听觉对位,非常有效,既能集中注意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也是对歌曲更好的巩固。
教学建议:
1.要注意的地方是歌曲学唱部分,学生对歌词的记忆不够清晰。原因是聆听次数太少,学生对旋律和歌词的记忆模糊,印象不够深刻,演唱的时候只有个别孩子能够自信地完成全曲。建议教师能够为孩子创造多次聆听的机会。
2.学生有一句附点节奏没有唱清楚,建议教师可以再用一个比喻加深理解,让学生演唱得更准确。比如说,皮球不断弹起落下,所以我们演唱也要有弹性,并用手的动作加以辅助,使之形象生动。
3.在教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带歌词学习,在把握整体性之后,学生会唱以后建立音高相对关系,再抓住学生的听觉。
反思与感悟:
每一次参与教研都是对自身教学的一次审视,其实自己的课堂无论是环节设计还是任务落实与上示范课的新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前几天,有幸聆听刘志华老师对卖小集团青年教师课堂的点评,再结合《拍皮球》这一堂课姚老师的点评,反思自己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
小学音乐课对于每个班的孩子来说一周只有两节,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积累和习惯的培养仅仅集中于每一节的35分――40分钟内,所以教师要以趣激情,让学生熟悉老师的上课常规,用音乐学科特点进行音乐常规训练,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音乐聆听和演唱习惯。
2.细水长流,从学生的感觉到知觉再到联觉的建立。
学生学习音乐有一个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联觉,是一步步慢慢建立的。青年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执教过程中容易一味让学生枯燥地练习节奏、音高,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忽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从感觉开始,我们将学生带入音乐中的情境中、情感里,不要脱离音乐本身,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
3.做好每一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即每一个课堂环节或者执教过程中的细节。教师要通晓教育教学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环节的把握,如我们青年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要划分好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要注意把握重难点,重视教材分析。
改变容易,坚持不易。俗话说只有细水长流,坚持不懈,最终看似柔弱的水滴才能穿透坚硬无比的石块。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每一次实践中反思,且行且感悟。